用更小的代價,做更好的采礦。” 2023年12月7日,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)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套露天礦用短軌系統——黃陵礦業礦用輕軌交付運營。 這套總長4653米、最大載重量250噸、最高時速80公里的“綠色礦山神器”,不僅能夠解決礦山運輸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難題,還能大幅提高運輸效率,實現礦山的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。
目前,我國煤炭資源儲量約占全球的1/5.但精煤儲量僅占1/3.大部分分布在薄煤層、極薄煤層和貧瘠薄煤層礦區。這些礦區井下開采成本高,建設規模小,而露天開采是其必然選擇。 相比傳統的鋼軌軌道,礦用輕軌具有自重輕、韌性強、施工快、維護成本低等優勢。在薄煤層開采中,能大幅度降低運輸系統的安裝難度和成本,同時減少了運輸系統的占地面積,為礦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 不過,受地質條件影響,我國許多礦山區域多為山區丘陵,給輕軌的設計和制造帶來了挑戰。 “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,我們會充分考慮到地質情況,比如山高坡度大的地方,軌道要更陡,彎度更大,通過優化結構,讓輕軌能夠爬上坡度大的山坡。”黃陵礦業礦用輕軌項目負責人李鵬告訴記者。
據了解,黃陵礦業礦用輕軌采用了單軌直線型和雙軌直線型兩種形式。單軌直線型適用于綜采工作面順槽運輸和巷道運輸;雙軌直線型適用于大傾角綜采工作面回風巷道和順槽運輸。 值得一提的是,黃陵礦業礦用輕軌還具備智能網聯功能。輕軌車輛加裝了智能定位裝置,可以實時了解車輛行駛軌跡及載重情況,精準掌握輕軌運輸狀態。 “未來,我們將逐步建立和完善礦山物流的整體信息化管理平臺,對礦山車、人、物、地、事、情信息進行全面采集、有效分析,并根據需要輸出決策支持,形成數字化管理水平,推動礦山整體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、集約、高效轉變。”李鵬說。
內容由AI生成,請注意甄別真實性
下一篇:礦用輕軌:穿越地下的隱形神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