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用工字鋼現貨市場動態分析
當前礦用工字鋼市場延續弱勢調整格局,價格波動與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焦點。截至2025年9月13日,成都市場主流規格價格周環比下跌15-30元/噸,部分中小規格資源暗降幅度甚至超過50元/噸,市場情緒整體偏謹慎。
價格波動:暗降與分化并存
以16#Q235B規格為例,本地鋼廠(攀鋼、威鋼)報價已跌至3450-3500元/噸,較上周下滑20-25元/噸,而山西晉南、廣西翅冀等外地資源成交價甚至低至3400元/噸以下,相當于每噸“蒸發”了半輛共享單車的價值。大規格資源如25#Q235B則因需求稀少,報價維持在3700-3750元/噸(周持平),如同一場“冰火兩重天”的分化局面。
供需關系:弱需求倒逼價格下行
礦用工字鋼的供需矛盾主要體現在下游建筑行業需求疲軟,導致庫存壓力向鋼廠傳導。根據行業分析報告,市場供給端雖維持穩定,但需求端的“進水口”流量顯著減少,形成“水池蓄水但出水不暢”的困局。以中小規格為例,中小鋼廠為加速出貨,成交價較主流鋼廠低至3520元/噸,跌幅達30元/噸,反映出廠商“以價換量”的無奈策略。
市場趨勢預測:短期承壓,長期或迎成本支撐
短期內,礦用工字鋼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。一方面,外地低價資源持續涌入(如山西晉南資源報價低于3400元/噸),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,可能進一步拉低本地市場預期。另一方面,鋼廠庫存消化周期延長,部分企業或通過減產緩解壓力。中長期來看,原材料成本波動(如焦炭、鐵礦石價格)或成為價格企穩的關鍵變量。若成本端支撐增強,疊加四季度基建項目開工率回升,市場或迎來階段性反彈窗口。
決策建議:關注結構性機會
對貿易商而言,建議優先消化中小規格庫存,規避價格“踩踏”風險;建筑企業可趁低價分批采購,鎖定成本;投資者需密切跟蹤鋼廠產能調整政策及基建投資數據,挖掘潛在拐點信號。市場如棋局,唯有提前布局者方能搶占先機。
參考了4篇資料:
1. 2025年5月1日成都市場礦用工字鋼價格供需博弈加劇 價格震蕩下行-網易
2. 2025年5月5日成都型鋼價格震蕩分化 需求疲軟拖累市場-搜狐網
3. 2025年礦用工字鋼供需分析-中國報告大廳
4. 2025年礦用工字鋼發展趨勢-中國報告大廳
內容由AI生成,請注意甄別真實性
上一篇:工字鋼市場:區域分化與政策驅動